第1章 九品小官 宋,治平四年,也既是1067年。 夏税时节的江宁城,秦淮河上传来的琵琶声混着新酿的酒香吹过檐角的风铎,闽地来的布贩,两淮来的盐贩,两浙来的茶商络绎不绝, 忽听得税吏敲响铜锣:“酉时三刻,封市纳捐~” 满街金玉锦绣忽地一滞,一看上去只有二十岁左右的少年郎君,身穿九品的深绿色圆领襕衫官服,扣子却只是吊儿郎当地错系着,迈着四方步身后跟着一大票的税吏衙役走来,方青铜官印往税案上一磕,二郎腿翘起便在黄木的椅子上坐下。 “落伞~验秤~” 哗~,一顶青布伞盖在少年的头顶撑开,身后老税吏扛着铁权上前,一旁的青年税吏则是一脸谄媚笑意的给这少年倒水。 那少年清了清嗓子,喝了口水,开口说道:“各位江宁的父老乡亲,本官王小仙,乃是这江宁县,新上任的九品主簿,专门收的就是这布帛之税。” “这个……俗话说得好啊,咳咳。” 却见这王小仙突然从身后税吏手中接过了两个快板,这些宋朝人也没见过这东西,好奇地看着他,噼里啪啦的就打了起来。 “朱雀桥头算盘响,夏税秋粮分两桩。官家修堤你乘凉,缴了绢布好娶娘。一文税,一寸砖,铺得汴河通天船。三斗粮,三支箭,射得西夏哭狼烟。你纳绢布来我纳命,共筑大宋好河山。” 一段快板打完,给众人弄得一愣一愣的。 没见过这样的艺术形式啊。 一时间众人也是不明所以,只觉得这个新上任的主簿,当真是好生古怪。 不过这等打油之词,听上去却是朗朗上口,而且意思也算是简单明了,他们这些贩夫走卒倒是也都能听得懂。 “税乃国之根基,诸位,验税吧。”说着,王小仙翻开了鱼鳞册,查验起来。 这王小仙记录算账的速度极快,效率也高,那鱼鳞册是早在昨天就已经提前整理过并加了目录,不过半个时辰,居然就已经收了六十多户。 “官人!官人咱们家应该是四等户才对啊!” 突兀的,一名身穿蓝色布袍,脸上还满是褶皱的老者大声道: “官人,小老儿家中织机只有两台,存绢不过十数匹,如何,如何,给我们定成了一等户呢?小老儿何德何能,做得了这一等户?求官人您明察,开恩啊!” 说罢,这老汉叩拜在地上,疯狂的磕起头来。 其余来缴税的一时都忍不住议论纷纷。 四等户的缴税是两匹麻布,一等户的缴税是20匹杭绸,且要求纹样清晰无暇。 看这老汉手脚粗糙,身上蓝色的粗布上还挂着补丁,怎么看,也不像是能拿得出20匹杭绸的人啊,把四等户登记成一等户,这是存心往逼死人的方向去啊。 “你说你是四等户?不对吧,城南郭敏,是你吧?”王小仙翻开了鱼鳞册道:“你名下共有水田一百亩,桑田二百亩,麻田二百五十亩,还都是上等的良田,织机更是足有十台,还都是铁制的织机,你都这么有钱了,怎么还装穷啊。” “官人您明察啊!小人哪来的百亩良田,十台铁机?小人家就住在南城,屋不过八尺,棚高难以站身,只有一妻,一女三口之家,您可差人随时去小人的家中查看,何来的十台铁机啊!求官人您一定要明察秋毫啊!” “小官人,您是不是搞错了,这是南城的老郭他在咱们江宁城生活四十多年了,许多人都认识,哪来的百亩良田啊。” “就是啊小官人,那鱼鳞册上肯定是错了,您让他拿出二十匹杭绸来缴税,这是要逼死人的啊。” 一同缴税的其他郭户也纷纷为他开口发声,纷纷证明这老汉不是什么一等户,就是城南一户普普通通,靠着织布过日子的一个普通裁缝人家。 王小仙见状:“是么?来来来,老头你先起来,我是新官上任,不清楚具体情况,可是你看这鱼鳞册上……你这一等户的身份,可是清清楚楚啊。” “诶~,眼下税收在即,再想给你改正,那也难了呀,我给你改了,这缺,可怎么出啊,要不这样吧,今年,你就委屈委屈,把这二十匹杭绸给交了,明年,明年我一定给你改正回来,你看如何?” “我,我,我上哪弄这二十匹杭绸去啊!官人,您就是把我全家卖了,也不值这二十匹杭绸啊!!” 这老头无缘无故地摊上了这样的事儿,已然是彻底慌了神,额头上青筋的鼓出来了,急得在地上直跺脚。 王小仙微微一笑:“呵呵,用不着卖全家,你不是有个女儿么,是叫喜儿吧,你要是没有钱,就把喜儿卖了,一个喜儿,就足以抵账了。” “你……你……你是……” 直到此时,众人才知道这王小官人居然是有意为之。 若是他当真不认识这老汉,如何知道他有个女儿叫喜儿了?若是知道这老汉的女儿叫喜儿,又怎么会不知道这老汉是个清苦人家呢? 这是有人看上这老汉的闺女了啊! “你,你,你这狗官,我跟你拼了!” 那老汉冲上来就要和王小仙拼命,却马上被两名手持铁尺的衙役给摁下了。 “怎么,你要抗税?还要袭击我这个朝廷命官么?” 一旁,有那认识老汉的已经忍不住窃窃私语了起来。 “这老郭啊,人老实了一辈子,偏偏生了个貌美如花的女儿,这是被人给盯上了啊。” “狗官!” 也不知是谁的一声大喊,整条街立刻就乱了起来,几个看不过去的人就要闹事儿。 王小仙不慌不忙,依然慢吞吞地喝着碗里的水,丝毫没将这些百姓放在眼里。 突兀的,一名铁塔一样高的壮汉,扒开人群,大喝一声:“王官人秉公执法,我看看是哪个刁民敢在老子的江宁府闹事?” 却见此人,一手里拿着一条马鞭,另一只手把玩着两个玉球,在手上哗啦哗啦做响,身后跟着的一众狗腿子堂而皇之的拿着棍子,刀剑,甚至盾牌。 推开人群之后,笑呵呵地冲着王小仙:“好,好,好,王官人,本少爷果然是没有看错人,咱们江宁城,若是人人都像你这般的秉公执法,何愁国事不兴?你放心,我是不会亏待你的。” 王小仙笑着点头。 人群中有人小声道:“这谁啊,这么嚣张。” “你连他都不认识?这是潘家的潘云蛟,江宁成的一霸啊。” “潘家?哪个潘家?” “潘美的潘家啊,人家是皇亲国戚啊。” 潘美的孙子潘夙曾在江宁做转运使,也因此在此留下了一支支脉,就是此人了。 虽说是支脉,那也毕竟是潘家,也算是皇亲国戚,至少在这些普通的老百姓眼里,已经是绝对惹不起的大人物了。 那潘云蛟和王小仙客气了一下,而后蹲在地上道:“诶呦,这不是我的岳丈大人么,您怎么让人给摁地上了?” “我早就说么,你早点把喜儿直接嫁给我多好,我还能给你下点聘礼,这钱啊,给谁不是给了?” 说着,这大汉从身后狗腿子的手里拿过了一个大银锭,放在了税桌上道:“王官人,这一块银子,买他的女儿,你看,可够折二十匹杭绸啊?” 早在仁宗年间,白银在北宋就已经是市场上可以流通的货币了,王小仙将大银块掂了一下,笑呵呵地扔在桌上,道:“记录,潘家折上好丝绸二十匹,完税。” “诶?” “诶?” “诶?” 一时间税吏们愣了,围观群众愣了,潘云蛟也愣住了:“诶?不对,错了,错了,这不是我的税,是我这丈人的税,他用卖女儿的钱缴的税。” 王小仙却摆了摆手道:“行了行了,你们潘家好歹也是咱们大宋将门,稍微要点脸成么,几千亩的良田全都挂在人家穷苦百姓的头上,到最后给自己落一三等户?把自家田产挂人家百姓的鱼鳞册上还惦记人家姑娘,缺德不缺德呀,就这么一块银子,已经够便宜你了。” 说着,王小仙直接拿起鱼鳞册勾画了起来,又冲那老者道:“呐,给你从一等户里涂掉了,今天的事儿是利用了你,不过你也算是因祸得福, 你们家现在在鱼鳞册上没了,这两匹麻布你带回去吧,就当是我给你赔罪的一点心意了,不过明年还是得正常缴啊,回头我就把你们家信息写四等户上去。”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闹了半天,居然是个好官? 何着是拿这老汉和他女儿当鱼饵钓鱼呢? 潘云蛟见状勃然大怒,一把拎起王小仙的衣领:“你,你是在耍我?” “对啊,我是在耍你啊,不使这样的手段,如何让你拿银子出来缴税啊?我可提醒你啊,这银子在你兜里你不拿出来,这顶多就叫偷税。我拿你也没有办法,谁让你是皇亲国戚呢。 但是现在你既然已经拿了出来,放在了官府的桌上,入了账,你要是敢把它拿走,这就叫打劫府库,形同谋逆,到时候,我倒要看看开封潘家还认不认你这个亲戚。” “小子你找死么!像你这种明经出身的小官,老子弄死你,就宛如弄死一只蚂蚁!” “呀?你要弄死我?来来来,别犹豫,快,快弄,来来来,刀给你,来,冲我脖子这砍来,来啊!今天你要是不敢砍死我,你就是我亲儿子。” “你……” “来啊!” “你以为我不敢么?你不过是个明经出身的小官!” “那你倒是来啊!!直娘贼,软怂蛋,手里拿着刀子都不敢杀我一个书生?就你这乌龟王八蛋一样的怂样子,也好意思说什么将门之后?你真是潘美的后人么?我呸啊,潘家怎么会有你这么怂货的家伙啊。” “啊~!!我弄死你!”潘云蛟受了刺激抬手就砍。 王小仙却是不闪不避,反而特意将脖子伸得长了一点,生怕他砍不到一样。 【这么死,算是为国而死了吧?终于,老子可以得道成仙了】 “住手!!” 突兀的,一声大喝打断了潘云蛟的动作。 【谁啊?我这好不容易要为国而死了,谁来捣乱?】 “潘云蛟,你敢当街杀害朝廷命官?” 缓缓的,一身粗白布的中年人大踏步的走了过来。 却见这中年人大概四十多岁的年纪,看上去有些憔悴,头发和胡子都很凌乱,身穿一整套的白色粗布衣裳,却是不怒自威,自带一股浩然正气。 【这老帅哥谁啊】 “您是……临川公?”潘云蛟居然认得。 “认得我,还不给我滚?” “啊是,是,是,我这就滚,我这就滚。” 说完,这位平日里在江宁城号称一霸的将门之后,居然真的就这么灰溜溜,无比狼狈的跑了。 【临川公?谁啊?】 却见那中年男人用很欣赏地上下打量了王小仙一番,突然抱拳拱手,道:“老夫眼拙,差一点就错看了好人啊,小兄弟,老夫王安石,方便的话,一会儿你收完了税,来我府上喝一杯茶水可好啊?” 第2章 王小仙 第3章 怼王安石 第4章 可造之材 第5章 家人 第6章 非议 第7章 大放厥词 第8章 王全?王娟 第9章 这怎么还没完没了了呢? 第10章 商君书 第11章 人杰 第12章 王小仙的驭下之术 第13章 肥吏不肥官,善下而欺上 第14章 抚下已经完成,该得罪上司了 第15章 图谋羡余 第16章 守印府君 第17章 查这事儿,那我岂不是就死定了? 第18章 他怎么又来了呀 第19章 王安石收徒 第20章 王小仙不拜师 第21章 家宴 第22章 事涉富弼?此案我查定了! 第23章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第24章 来龙去脉,四十万贯去哪了 第25章 殴制使 第26章 蛇鼠一窝?那我就招募私兵 第27章 放火抓人 第28章 代理县务 给书做了一点小修改 第29章 《贺新郎·斥富彦国纵子夺田》 第30章 从秦淮河传到汴河上去 第31章 死之前真想把这些畜生拉下去垫背 第32章 大宋尚还有真正的风骨 第33章 “将犯官王小仙褫去衣冠,拿下!” 第34章 救星 第35章 人心 第36章 诈唬,和书生拔剑 第37章 结亲 第38章 生路 第39章 反派视角 第40章 我大宋朗朗乾坤,哪有什么反派? 第41章 反水 第42章 铁证 第43章 建康军 第44章 瑶柱和鲥鱼 第45章 夺田容易卖田难 第46章 你图啥? 第47章 疏浚之法 第48章 感染 第49章 如臂使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