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歧路 云岭向南,滇东高原与横断山地的分界点。 白垩纪时期的地壳运动让此地褶皱隆起,形成了平均海拔超过两千米的绵亘山脉。 因为地理环境复杂,且浓雾密闭,这里有大片人迹罕至的原始山林。 林中水汽氤氲,连天光都被浓密的植被遮蔽,只留下浓绿色的幽深与潮湿的静谧。 此时,一个拄着合金登山杖的大学生从密林深处出现,踩着厚厚堆叠的腐烂落叶,步履蹒跚地孤身走来,在稍微平坦处停步,脸色苍白一片。 上个月三号,临川市孤残福利院被爆出装修用材不合格,致使多名孤儿身患白血病的新闻。 于是,当地的探险家俱乐部决定组织一场穿越无人区的直播,打算利用互联网热度,为这些儿童筹集善款。 因为正逢暑假,大学生就报名参加了这次活动。 起初,他们的穿越还算顺利。 毕竟俱乐部里大多都是探险专家,而且装备齐全,以至于一路上有说有笑,并没有进入无人区的紧迫感。 但随着一场诡异的山雾忽然袭来,队伍中的人就全都走散了。 其实在出发之前,他们已经制定了精细的求生路线和折返路线,并制成了地图每人一份,即使走散了,只要留守在原地等雾散去就好。 可问题是等到雾散之后,大学生发现自己的指南针比多啦a梦的竹蜻蜓转的还快,而卫星电话则直接死机,根本无法确认方向或联系外界。 还有这片山林,无论是地面还是树干全都生满了青苔,放眼望去全都是深邃的绿色,密密麻麻一片,别说方向了,看久了就连精神都会变得恍惚。 再加上浓雾不散,天光透不进来,想困死一个人简直不要太容易。 “扔鞋吧……” 大学生站在浓绿的古树间喃喃一声,将拐杖丢了出去。 扔鞋是探险活动中的“专业技术”,用以辨向,但扔的不一定是鞋,随便什么都行,属于压箱底的绝技。 它科学原理是什么,目前还没有科学家能说的清楚,但最大的功效是能完美地体现出人在迷路时的绝望。 此时,山中大雾又起,能见度迅速下降,潮湿感甚至透过了他的冲锋衣,附着在了皮肤上,带走了他所剩不多的体温。 更诡异的是,随着他一步步往前,在山林中浮动的浓雾渐渐变成了血红色。 大学生对此视若无睹,顺着湿漉漉的斜坡往下前行,穿过了垂挂的老藤枝蔓,直至踩到了一条不该出现在这个地方的石板路。 然后他就看到了面前的一尊石雕供灯,灯中跳动着扑簌簌的蓝色火焰,似乎千年未熄。 “我就知道,我不该吃那些颜色可爱的菌子。” “这下好了,都来到海拉鲁了。” 大学生嘴角一阵抽搐。 他已经迷路两天了,身上储备也差不多消耗殆尽。 好消息是,这片原始山林中别的没有,菌子倒是长的遍地都是,他先前就用炉头煮了一锅菌汤,此时便将眼前的一切都归结为菌子中毒。 不过在走了这么久的山路之后,对于平地的渴望驱使了他继续往前。 穿过层层叠叠的藤与古树,踩过水汽深重的满地腐叶,出乎意料的是,前方出现了更大片的石板地,且修砌的十分平整。 只是林中水汽太大,加上苔藓的作用,以至于落脚处十分滑腻。 这处石板地并不是空的,四周还有一些倒塌的断壁残垣,依稀可以辨认出拱桥、青瓦顶、四方石台……以及各种破砖烂瓦。 一切都被青苔附满,看上去古老荒旧,若再加个破庙,倒是和聊斋中的古刹一般无二。 不过最引人瞩目的,还是伫立在断壁残垣后的两尊巨大的神像。 一尊穿着古怪的服饰,袍不像袍,衣不像衣,坐地不起,头颅低垂,不是佛陀,更不是道爷,正面无表情地看着地面。 大学生有一米八三的身高,也只能勉强够到其脚面,在其身下,如同蝼蚁。 原始山林里的落叶堆积很厚,但唯独神像上没有,而是堆积在了四周,就连苔藓也并未在神像上生长。 转头去看另一尊,则更加古怪。 不是人形,只能勉强算是类人,以站姿挺立,如参天古树般巨大,满口尖牙,瞳仁上翻,似笑似哭,且生的瘦骨嶙峋,八根手指交叠扭曲,姿势像是极度痛苦,又像是极其欢乐。 这两尊神像一左一右,互为对峙,似乎是刚刚打了一架一样,此时胜负已分。 如果以人类的审美视角来看,美作善,丑作恶,那就是恶赢了善。 大学生仰头看着这两尊巨大的神像,只觉得浑身不适,于是裹紧冲锋衣就越过了它们,径直地往深处走去,想看看前方是否有干燥的空地可以将帐篷扎上。 而就在他加急脚步的时,不知是踢到了什么,就见有东西从脚底“嗖”一下飞了出去。 等他追上后捡起一看,才发现的是一本残缺不堪的半卷古书。 因为东西落在手里有实感,代表这本书并不是吃了菌子的幻觉,大学生不禁打了个冷颤。 在这么潮湿的环境当中,一卷古书存在了这么久却不烂,这本身就有问题。 人的恐惧来源有时候并不是因为看到了什么或听到了什么,而是感觉到了一种极度的不合理。 何况,这还是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 他不知道自己走到了什么地步,于是开始有些望而却步。 但没等他停顿太久,大学生就发现前方山壁之间有一条勉强能过人的缝隙,透过这缝隙,山壁后露出的竟然不再是浓密的山林,而是大片的农田。 “诶,我走出来了?” “我就说了,扔鞋才是科技!” 大学生立刻把书揣到兜里,急不可耐地跑了过去,并灵巧地挤出了山壁的缝隙。 田里是有人在耕作的,这让他感到十分欣喜。 等他借手机报个警,脆皮大学生的狗命也算是捡回来了。 只是当劫后余生的大学生欣喜地跑到近处时,却发现那些人一个个都面黄肌瘦,身形佝偻。 而且他们穿的是粗麻褐衣,长裤宽肥无裆,且都留着长须,用布巾包头。 农田里耕作的人此时也发现了他,微愣后立刻面露惊诧,吵着一口晦涩难明的方言便涌了过来,其中一个似乎还有些欣喜。 没等大学生反应过来,他就忽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不受控制地晕在了田垄上。 “古……古代人……” “人怎么能迷这么大的路……” 喃喃之间,大学生手臂上的对讲机传来滋滋拉拉的声音,随后一个从未听过的声音出现,说了一串他从未听过的音节。 (换了个地狱赛道,又成萌新啦,求收藏,求追读!) 第1章 积善之家无余庆 太吾二年,大夏北境,玉阳县。 日薄西山之际,余晖万道,与雾霭交织,农户沿黄昏下的乡路归家,牛羊也随之入圈。 在城外北向的一栋泥瓦房中,皮肤黝黑的农户、扎冲天鬏的女童,还有一位锦衣素白的公子哥正围在一张破旧的木桌前,眼巴巴地等饭。 桌上的油灯里火苗窜动,致使昏暗的屋子仿佛也随之摇曳。 片刻后,穿着粗布裙的农妇从堂屋外的夜色中走来,将手中的陶碟和笸箩丢在了桌上,又冷着脸回了灶房。 “少爷,您先炫。” 农户把碟子和笸箩往公子哥的面前推了推,已将炫字运用的极好。 碟子里是用盐腌渍的萝卜丝,笸箩里是四个鸡蛋大小的野菜窝头,玉阳县土地贫瘠,百姓的一日三餐都是这个,终年不变。 公子哥从笸箩里捡了个窝头出来,观察半晌后开口:“老邱,你吃过肉吗?” 听到这句话,扎着冲天鬏的女童忽然来了兴致:“爹,什么是肉啊?” “比窝头难吃的东西,一小口便会腹痛整夜。” “嘶。” 女童呲着牙,像是已经开始腹痛,小脸皱的不行。 公子哥此时将手中的窝头掰了一半喂给女童,又扯了一块塞进嘴里,自顾自地嚼了起来。 他叫季忧,临川大学的哲学系本科生,爱好唱跳、rap、篮球、徒步、摄影、攀岩,王者打的贼溜,还很风趣幽默。 不过,那已经是两年多以前的事情了。 大一那年的暑假,他跟随探险团穿越云岭无人区,不小心在山里迷了路,最后走到了这个世界。 然后他晕厥在了田垄上,被玉阳县的农户所救。 醒来之后,大家便称他为季少爷。 后来季忧才知道,玉阳县有一地主富户姓季,他与那季家的大少爷长得一模一样,甚至连名字也丝毫不差。 那时他花了很多天才接受了自己穿越的事实,但压根没有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从医馆出来后连续在山里转了半个月,寻找来时路。 然后,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是死掉了。 后来有人告诉他,季家是玉阳县鼎鼎有名的地主门庭,于是他认为,自己至少可以衣食无忧,是妥妥的天胡开局。 可随后他才知道,这是诈胡。 因为就在他来到这个世界的前一天,玉阳季家因得罪了一方修仙门派而被制裁,家里人死的死逃的逃。 也正因如此,玉阳县的百姓才会把他当做逃亡中不小心误入深山的季家少爷。 不过好在季太爷并非恶贯满盈的无良地主,平时对下人还算不错,所以这两年,他这个赝品一直都在原季家管家老邱的家中蹭吃蹭喝。 老邱是季家的忠仆,据说是快要饿死的时候被季太爷从路边捡回了家。 所以哪怕家业没了,他平日里仍旧称季忧为少爷。 但老邱的妻子很不喜欢他,毕竟老邱在不做管家之后也开始务农,家里收成勉强够一家三口生活,谁也不想家里平白无故多张嘴。 “两日后,县里就要派人来收税奉了,咱们家吃的比别家都多,如今还差了好些。” “我明天出去借点,凑凑也就够了。” 老邱嚼着窝头,对站在灶房里的妻子说了一声。 每年秋分时节,大夏百姓就要统一上交六成田产,养朝廷,养仙人,哪怕如今已民不聊生也从未减过分毫,以至每年冬季便有饿殍遍野。 这在大夏并不是稀罕场景,可若真有百姓能不被饿死,那才叫奇闻轶事。 更甚者,有些无法耕种却要吃喝的老人还活着便被送进了养老阁,也就是活人墓。 李淑萍端着野菜汤走进来:“借?何处借?如今这世道,谁家能有余粮?” “我还有一门实在亲戚,想来不会不管我们。” “你不是说你是野孤,八岁便被季家收养,还能有什么亲戚?” “我还有一位老岳丈。”老邱低着头嘟囔一声。 李淑萍愣了一下,勃然大怒:“自打我跟了你之后,好日子没过几天就算了,还什么都要从我娘家借?” “我在季家做管家时,也是让你过过几天好日子的……” 李淑萍瞥见老邱朝笸箩里伸手,伸手将其打掉:“别吃了,给少爷吃,少爷正在长身子呢。” 颇为毒舌的邱夫人,竟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 季忧有些感动地把手伸向笸箩,就听李淑萍的后半句在屋里响起:“吃壮实些,春耕就跟着下地拉犁耙。” “怎能让少爷下地干农活?” 李淑萍将窝头摆碎后开口道:“季家都已经没了,不下地吃什么?也就只有你还把他当少爷,不然太爷家的千金怎会与他退婚?” 季少爷原有一门从小便定下的亲事,对象是县令家的千金小姐方若瑶。 然而就在季忧被送入医馆的第三天,县衙就来了马车。 那时节,县太爷方中正带着女儿方若瑶下了车,强迫他自愿签下退婚书,意要退掉这门亲事。 季忧当时还躺在医馆没缓过来,手印就按上了。 不过他并不心疼,毕竟那是别人家的媳妇儿。 而就在前些天,县城里传来消息,说方小姐被大夏圣宗天书院选中,将去盛京入道修仙。 青云天下向来以修仙者为尊,连皇室都要礼敬三分,但这仙,并非是想修便修的。 大夏律法有云,平民只可从事生产,不可私下修仙,否则便是杀头之罪,还要株连三族。 所以方若瑶有机会成为正统修仙者,也真算是一步登天了。 于是此事传出之后,季少爷又被笑了很久。 但这并非季优的错,而是因为原本那位季少的风评不好。 李淑萍如今拿方家小姐来举例,倒不是有意讥讽,而是为了让季忧和老邱明白,所谓的季家,其实早就已经物是人非了,想劝他认清现实。 季忧掰了点窝头喂给老邱的女儿,开口道:“明年秋日,我应会发迹,届时给邱茹吃香的喝辣的。” “我要吃香的喝辣的!” 邱茹眼神亮亮的,小手握着窝头狠狠咬了一口。 小丫头今年五岁,还没记事的时候季家就没了,也没跟着过上什么好日子,如今连肉味都不记得了。 李淑萍有些无奈,心说眼下连饭都要吃不上了,却还惦记着吃香的喝辣的,这少爷怕是已病入膏肓了。 不过苦日子里总有好事,就像她这傻乎乎的女儿。 邱茹刚出生的时候就体弱多病,每日都咳,这两年忽然好了很多,虽然家里粮食短缺,更吃不上什么荤腥,女儿却偏是生的越来越壮实。 县里的陈大夫也算是方圆十里的圣手,连他看了都啧啧称奇,还斩钉截铁地说此事有异。 但老邱却时常对她说,这叫好人有好报,让她对季家少爷好些,可如今这贫苦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我吃完了。” 季忧忽然出声,并站起了身。 老邱愣了一下:“少爷怎么就吃这一点,接着炫。” “算了,家里都没余粮了,剩些日后再炫吧。” 亥时,夜色深深,月至柳梢头,灯火已月明而熄,万籁俱寂。 季忧从老邱家离开,沿着漆黑的小路往城内走去,此时,夜空中有一道赤红长痕横贯天际,仿佛一道流血的伤口,将附近的夜色也染成了粉色。 这并非是难得一遇的天象,据说是从上古年间便有的,一直留存至今。 “天丧……是什么意思呢?” “是说天已经死了么?” 季忧想起穿越那日,在对讲机里听到的一连串音节,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便在此时,他已经来到了一处两进宅院前,于是便推门而入。 他不住在老邱家,而是住在季家如今仅剩的祖宅。 这宅院很大,但值钱的东西已被季家人在逃亡时变卖了,如今就只剩下一些破砖烂瓦。 季忧迈步走入第二进,忽见隔壁院的一棵柳树上坐着个素衣书生,面冠如玉,剑眉入鬓,他将油灯挂在树杈,握一卷旧书默读,与天上的银勾同框。 不过当看到有人来了之后,隔壁院的书生便将油灯摘走,抬脚跳下了柳树。 季忧对这样的场景似乎早已习惯,也不去理会,转身回到了房间,点燃了烛火,又将门窗关紧,并细致地遮上了黑帘。 “来根华子。” 他拉开抽屉,借着烛火的微光抽出一根名为华仙引的线香。 此香有安神作用,可让人顷刻入定。 季忧将线香插入香炉,将靴子脱去,坐于床榻之上,几息之后,周身便灵光隐隐。 第2章 这就是癌啊 第3章 何来灵光透顶 第4章 冲境冲晕了 第5章 季少爷浑身发光! 第6章 这是我新收的学子! 第7章 传说有个季少爷 第8章 将其斩至门外! 第9章 修入歧路 第10章 三六九等 第11章 这一夜灵光似海 第12章 此去盛京 第13章 仙朝内外 第14章 武道双修 第15章 我或将无敌 第16章 谁能先见天书 第17章 都想先见天书 第18章 天书先来见我 第19章 名动外院 第20章 古老的天道 第21章 天书中的仙子 第22章 殉道者 第23章 再观天书 第24章 神秘失踪 第25章 坏了,对温柔的没兴趣 第26章 好沸腾的剑意 第27章 悬空的第三剑 第28章 掌事院 第29章 找到了五具干尸 第30章 被挖走的灵元 第31章 去泡她! 第32章 赠君以剑 第33章 仙子的幽怨 第34章 七道玄光的楚河 第35章 新元日 第36章 丹宗遭袭 第37章 是物理,我加了物理 第38章 派遣名单 第39章 我命由钱不由天 第40章 拐回来了 第41章 我喜欢踹你 第42章 富婆的香气 给彦祖与亦菲们的一份总结 第43章 这书生好生眼熟 第44章 你忘了我是应天境? 第45章 一剑叫姐姐 第46章 鉴主问山 第47章 煞气中的岐岭镇 第48章 黑雾下的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