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皇帝封爵赐婚!捅破天去![1/2页]

接着,这个大太监展开圣旨,朗声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镇海侯申公敖三子申无缺聪慧果敢,睿智大方,册封为帝国子爵,封号清平,并加封为帝国黑龙台世袭千户,钦此!”



这份旨意一出,申公敖尤为错愕。



为何啊?!



申公家族的另外两个儿子,可都没有封爵啊。



为何要给无缺封爵?



尽管这是子爵,但没有道理啊。



若要论功劳,大儿子申无灼为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朝廷也只是封了四品将军而已。



也没有封爵这一说啊。



申无缺对申公家族有大功,但是对帝国却没有什么功劳啊。



而且皇帝封爵是很有讲究的。



申公家族已经有一个侯爵了,而且是代代世袭的。



如今封了一个子爵,就意味着申公家族多了一个贵族。就算未来申无缺继承了侯爵之位,那这个子爵可能就会保留在申公家族,他的两个儿子,一个继承侯爵,一个继承子爵。



就如同之前的赢氏家族,有一个公爵,两个侯爵,两个伯爵。



也如同如今芈氏家族,一个王爵,一个公爵,两个侯爵。



这些可都是积累了几百上千年的顶级华族,申公家族也仅仅才崛起十几年而已。



但是……



无缺听到这个旨意之后,却没有任何欢喜,反而表现出几分凝重。



这个大宦官缓缓道:“伴随这份圣旨的,还有一份口谕。”



口谕?



一般来说,皇帝的口谕比圣旨还要珍贵。



尽管圣旨是非常正式的,但是口谕却更显亲近。



“陛下口谕,申无缺的文章朕看了,非常喜欢,方便的时候,希望申无缺来到皇宫,给朕写写字,读读书。顺便来到京中,朕为你指一门上好的婚事。”



这个口谕一出。



无缺和申公敖都完全不懂了。



皇帝要指婚?



可是,申无缺已经成婚了啊,已经有妻子了啊。



太奇怪了。



口谕念完之后,大太监道:“申无缺,你的大考文章,还有你做的那些诗。不管是给元鹄的诗,还是给闻道子的诗,陛下都看过了,表示非常非常的喜欢。尤其是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一首,陛下练习书法的时候,就经常写这一首诗,而且还赐给了不少臣子,希望他们也都有你诗中的这种精神。”



无缺道:“微臣惶恐。”



接着,大宦官站着一动不动,就等着申公敖和申无缺谢恩了。



而无缺,则是望着大宦官一动不动。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应该还有一份旨意的。



大宦官望向无缺,缓缓道:“申无缺,你还真是锋芒毕露,不太懂得藏拙啊。”



接着,这个大太监寒声道:“申无缺,在不久之前,你做了好大的事情啊。就在这个镇海侯爵府的大门外,你竟然射杀了一千多人,其中包括南海郡的驻军,这可是帝国的军队。你想要走什么?谋反吗?”



接着,这个大太监打开一个盒子,从里面扔出了三份奏折,狠狠扔在无缺的面前。



“你知道有多少奏折参你吗?几百上千份,这是其中三份!”



无缺打开第一份奏折,就是南海郡太守李世允的,狠狠地参了申无缺的谋反之罪。



第二份是白陵候的,第三份是天水行省总督傅剑之的。



每一份奏折,言辞之犀利激烈,直接就要将申无缺置于死地。



大宦官冷冷道:“我带着第一份圣旨,要来褒奖你。结果半路上,你就下令斩杀帝国的几百名士兵,让成百上千的官员参你。你想怎么样啊?陛下刚刚发了褒奖册封你的旨意,你就犯下了谋反大罪?”



然后,他脸色顿时变得严厉了下来,目光一寒,拿出了第二份圣旨,缓缓展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申无缺狂悖之极,竟敢射杀南海郡驻军六百三十五人,此等行径,目无君父,国法难容,本应明正典刑!但念在申公敖劳苦功高,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押解进京,三司会审。”



接着,这个大太监断喝道:“来人啊,将申无缺拿下,押解进京!”



顿时间,涌进来了十几名皇家武士。



申公敖望着这一切,望着大宦官。



现在有两份圣旨,但只能选择一份。



而且这份圣旨里面,没有半个字提到红土领和红土城。



但核心就在这红土领。



按照之前的规则,申公敖打下来的领地,其中大部分归帝国所有,四分之一成为申公敖的新领地。



不久之前的那一战,申公敖夺取了南蛮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其中红土领地就要归申公家族所有,整整三千多平方公里。



这片土地对申公家族无比重要,因为上面整整有两百万亩良田。



申公家族现在领地虽然很大,按时缺乏良田,粮食根本不能自主,每年都需要购买大量的粮食。



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战略被动。



粮食是命根子,怎么可以掌握在别人手中?



所以,红土领这三千多平方公里对于申公家族来说,完全是重中之重。



而且为了这片产粮区,申公家族付出了多少代价?!



伤亡了近三万私军。



大公子申无灼下落不明。



之前帝国就一直拖延丈量工作,不想把红土领册封给申公家族。



但是不久之前,红土领发生了瘟疫,大离王国的部落联军再一次攻打红土领。



帝国的军队立刻退军几百里,把申公家族的军队丢在了前面,单独面对大离王国的几倍军队。



申无灼没有撤退,而且选择一战。



这一战无缺没有亲临,但却也知道前所未有的惨烈。



多亏了申无玉在关键时刻率领摩罗族联军前来支援,才打赢了这关键一战,保住了红土领。



但代价是伤亡近三万,申无灼失踪,申无玉成为了行尸走肉。



所以,帝国再不将这红土领册封给申公家族就说不过去了。



那么,申公敖就面临一个选择。



要么保申无缺,也就是第一份圣旨,但却要失去红土领。



要么保红土领,但是却要舍弃申无缺。



两样,只能保住一样。



这个大宦官一声不发地申公敖,等待着他做出选择。



足足好一会儿,大宦官道:“镇海侯,这两份旨意,我最终应该给出哪一份呢?”



无缺缓缓道:“帝国中枢和大离王国正在谈判,想要把红土领作为筹码是吗?甚至不止是红土领,我父亲这次夺了近两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都要作为和大离王国谈判的筹码是吗?”



大宦官道:“咱是内官,这等国家大事,咱是不懂的。”



此时,无缺脑子里面浮现出了一句话。



在整个帝国的利益面前,任何个人的利益都是完全忽略不计的。



在国家大势面前,任何个人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东夷帝国的沦陷,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天空书城和大夏帝国,都把目光落在大离王国上。



大夏帝国需要大离王国称臣,成为藩属国。



天空书城需要大离王国的皈依,抵消东离王国的沦陷后果。



为了抵抗西方教廷的东进,整个大夏帝国都需要改变战略方向了。



所以,南征结束了。



南下的扩张结束了。



为了和大离王国和谈,这一次申公敖占领的所有领土,都需要归还大离王国,其中就包括红土领。



申公家族付出天文数字的代价,也要白费了。



为了帝国的利益,为了东方文明,只能牺牲你申公家族的利益了。



申公敖痛苦地闭上眼睛。



红土领啊!



两百万亩的良田啊。



拥有这片土地,申公家族的版图就完整了啊,就拥有粮食自主了啊。



付出了两三万伤亡的代价啊。



就这么没了吗?



接着,申公敖望向了无缺。



大儿子失踪了。



二儿子人事不省了。



就剩下这第三个儿子了,那么出色,那么优秀的三儿子。



是人重要?



还是土地重要?



凭什么啊?



帝国和大离王国谈判,凭什么要牺牲我申公家族的代价?



之前需要我的时候,又是封侯,又是任由我扩张,又是封我为征南大都督。



现在不需要我了,需要和大离王国和平了。



就鸟尽弓藏了?



但是这些话,一个字都不能说出来。



说出来,就显得幼稚了。



足足好一会儿,申公敖望着大宦官道:“大监,请为我转告一句话。”



大宦官道:“有什么话,镇海侯完全可以写密折给陛下的。”



申公敖道:“有些话,不方便写成密折。”



大宦官道:“那你讲吧。”



申公敖道:“要杀人,就不能嫌刀子太锋利。而且刀子一旦入鞘,再想拔出来就难了。”



人心一旦冷了,再想要热起来就难了。



之前的申公敖,虽然一直和芈氏家族对着干,但是对于皇帝陛下,还是赤胆忠心的。



因为这些年来,皇帝陛下对申公敖不断加官进爵,而且任由他扩张。



申公家族变得如此强大,甚至开始暗中对抗芈氏家族?



不就是皇帝默许,甚至暗中扶持的结果吗?



但是现在为了和大离王国和谈,皇帝便毫不犹豫地牺牲掉了申公家族的利益。



所以,申公敖当然心寒。



但是在皇帝看来,这不是很正常吗?



帝王心术,天威难测。



大宦官淡淡道:“镇海侯,还有几个时辰就天亮了,我急着赶回帝都的。”



申公敖必须走出选择了。



是选择红土领,还是选择申无缺?



“存人失地,人地两得。存地失人,人地两失。”申公敖沙哑道:“我申公敖,已经失去了两个儿子了,不能再失去唯一的儿子了。”



然后,申公敖沙哑道:“我会立刻写一份密折,将红土领无偿献给帝国。”



大宦官听了之后。



顿时,将第二份密旨自己放进盒子里面,彻底封存起来,拿回京中,交给皇帝陛下销毁。



接着,大宦官道:“把所有人叫进来吧,这等大喜之事,就要公开宣旨的。”



接下来!



大门开启。



穆红玉等人全部进入。



大宦官再一次展开圣旨,朗声道:“陛下有旨。”



申公敖带领几百人,全部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镇海侯申公敖三子申无缺聪慧果敢,睿智大方,册封为帝国子爵,封号清平,并加封为帝国黑龙台世袭千户,钦此!”



大宦官的声音响彻了这个大厅。



“臣接旨,谢陛下洪恩。”



申公家族所有人,叩首谢恩。



无缺上前,接过了这份圣旨。



顿时觉得有千斤之重。



“恭祝清平子爵,希望你早日进京,陛下非常想要见你呢。”大宦官笑道:“咱这就告辞了。”



按说申公敖应该贿赂一大笔银子,并且留下这位大宦官吃酒的。



但是现在他做不到。



而且这个大宦官实现了目的了,也不在乎这一顿酒了。



我在坟场画皮十五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