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既生瑜 何生轩[1/2页]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诗圣他老人家的名作,陈轩刚写了一个开头,便已经满堂皆惊。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当一首诗完全跃然卷上,场中众多名儒已经全部被惊到了。



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讯不通。



从侧面描写了诗人对国家感情深沉,最后一句因忧国忧民而白发,束头发的簪子都插不上。



众人的脑海中,陈轩忧国忧民的形象清晰的浮现,每个人都感到心头堵着一块石头。



“是啊!这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何时才能休啊?”



而此时陈轩又开始落笔。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陈轩以一名老者修补茅屋的场景娓娓道来。



那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瞬间便触动了在座的众人,让他们感到鼻酸。



战乱之下有多少人流离失所,又有多少人过着清苦的日子。



他们想安心读书何其困难。



然而陈轩没有丝毫停顿,第三首也开始落笔。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陈轩作完的第三首,直接抓起酒坛将酒倒入口中。



那一坛酒竟被他一口饮尽。



虽然东汉末年的酒精度极低,但喝了这么多,也让陈轩有了几分眩晕。



他随手将酒坛扔在地上,落笔如飞龙走凤。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等到最后,绢布已密密麻麻堆起一米多高。



而陈轩也真的有些醉了。



最后一次落笔,他身体摇晃着望着周瑜。



“公瑾兄,汝以此诗何如?”



陈轩话落,周瑜竟面色涨红,一时呐呐无言。



旁边孙策却长叹了一口气,即便他不愿意承认,也知陈轩今日所作,篇篇皆是可以流传古今的名句。



“此人乃大才啊!”



孙策感叹道。



而周围那些名儒们早就一个个双眼发光,各自捧着一块绢布仔细品味。



“最后我再作一篇当做聘礼,送予乔公,希望乔公能将两位小姐嫁于我为妻。”



陈轩话落。



在绢布写下一篇长文。



陈轩甄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