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子(选钟氏女入宫...)[2/2页]

光一下照了进来。



钟念月不自觉地抿了下唇,也不知方才亲得有没有痕迹留下……



宣平侯与万氏先后而入。



万氏愣了愣,很快一颗心便落了回去。倒是她想多了。



陛下乃是真君子。



她要是知道,方才晋朔帝还按着钟念月在棺材前头亲,里头还躺了个气得要死的相公子,恐怕就不会这样想了。



这头宣平侯“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陛、陛下,臣无意打搅,只是……”



“起来罢。”



宣平侯抹了抹眼睛,连忙起了身,满口道:“多谢陛下,多谢陛下。”



瞧着跟个殷勤狗腿子差不多,哪里有侯爷的模样?



“朕与念念已为世子上过香了,侯爷节哀。”晋朔帝说罢,就带着钟念月往外走。



宣平侯躬着身,头牢牢埋下去,满口:“不敢不敢。我那小儿哪里担得起陛下这般恩宠……”



他听着脚步声走远,方才直起腰。



回头一看。



木板上插着一把匕首。



他当时便吓得一身冷汗。



这、这就是陛下点的“香”吗?



“钟夫人。”这厢出来后,晋朔帝朝万氏微一拱手,竟是见了个礼。



万氏有一分受宠若惊,忙道:“臣妇不敢受陛下礼。”



晋朔帝道:“今日不过着常服出行,在夫人跟前便算不得是皇帝。”



万氏心道,方才宣平侯都恨不得跪下去磕头了,陛下也未曾这样说啊……



她心知肚明,晋朔帝这般礼遇是为的什么。



她不由朝女儿看去。



此时钟念月却也正在看晋朔帝呢。



好啊。



有一手啊!



这就将她娘哄住了!



钟念月咂咂嘴,心中感叹。



万氏见状,神情骤然放松了。



因着已经到灵堂上了香的缘故,万氏自然也没有久留的意思。



晋朔帝便亲自送着她们出去。



不少人暗暗留意了陛下的身影,又不敢认,一时心思活泛,也不知转过了多少个念头。



等到万氏回了府。



她再提起当今陛下,已是笑得合不拢嘴了,直觉这位手握无上权势,容貌俊美,又身负文武大才的陛下,乃是她女儿最好的夫婿人选了。



不愧是你。



钟念月心道。



如今她都毫不怀疑,什么事晋朔帝都能办到了。



宣平世子停灵的第七日。



周家从京城消失了。



周夫人的那些个算盘,还有周姑娘的口无遮拦,最终都被算在了周老爷的头上。



无数大臣上折子,斥他身居右侍郎之位,贪赃枉法,更纵容其妻女其子,言行无状,肆意打杀下人,再逼死宣平侯世子。



其妻和子女尚如此猖狂,可见周士此人,平日更是狂妄。



周夫人最后没能拿女儿的命填上这桩事。



却是她的丈夫去了官职,而后在狱中羞愧自杀身亡。



至于究竟是不是羞愧自杀,那便不是旁人关心的事了。



之后周公子剥去功名,发配至岭南。



周夫人与周姑娘念在是女流之辈,并未将她们发配到偏远州府去。



只是还不如发配了好呢。



布告贴出来的第二日,周家其余族人便登门将母女二人绑了,要行族刑。



周家的下场,不多时便在京中传开了。



高淑儿听得目瞪口呆。



她只这两日身体抱恙,为逃避母亲为她择婿,谁晓得就出了这样的事。



这日又有人递帖子,邀钟念月前往。



这回便是真心实意求她原谅了。



原是那日周家宴上,那几个跟着一同出了声的姑娘各自的家族,都分别备下了大礼,接连送到了钟家。



而等钟念月赴宴后。



家中女儿但凡道歉时,有半分不甘露出,当家主母便也不留脸面,抬手便抽上一巴掌。



这样一来。



这些个人道起歉来,便老实又诚恳了。



钟念月都觉得无语。



这些人怎么非得瞧一出杀鸡儆猴,方才会乖觉呢?



洛娘见状,禁不住皱眉道:“这些人怕是怕了,敬也敬了,只怕姑娘在京中的名声不大好……”



钟念月失笑道:“那有何妨?谁稀得好名声?如今一来,他们恐怕连私底下议论也得掂量一二了呢。”



那厢高淑儿到了宴上,乍见钟念月笑靥如花,吓得打了个哆嗦。



她心道,我日后得再顺从些才行。



否则,还不等嫁给太子呢,我就先死了。



钟念月这下是真成了席间被众星拱月的人。



众人同她说了连番的好话,等到听得腻了,她便抽身走人,旁人也不敢拦,还得恭恭敬敬送她出去。



钟念月禁不住在心中轻叹一声。



可恶。



为非作歹太快乐了。



此时另一厢。



晋朔帝面不改色地继续翻动着面前的奏折,在其中一封上停留了片刻。



每年都会有这样几封递到晋朔帝跟前,大意便是请求陛下再选秀女,充盈后宫。晋朔帝很少去理会,而臣子们也仿佛只是每年走个过场,做到臣子该做的本分,随后也就不再一直提了,只等第二年再又上疏。



而今年,这样递上来的折子却是陡然间多了许多。



孟公公看得咋舌。



如今既有了钟家姑娘,往年都不选秀女,更何况如今呢?



又或者……这些个大臣,不会以为有了个钟家姑娘,便也可以再来个丁家姑娘,王家姑娘罢?



晋朔帝点了点那折子上的落款,道:“去将这位冉大人宣进宫来。”



孟公公一头雾水地应了声。



冉大人得了令,连饭也不曾用,匆匆忙忙就入了宫。



等来到了勤政殿,晋朔帝放下御笔,捏起那本被单独放在一旁的奏折,扔在了冉大人跟前。



冉大人跪在地上,躬着腰去够那本奏折。



他翻开来一瞧。



那是他建议的陛下广选后宫的折子……



往年他也递过。



只是今年写得格外真情实感罢了。



冉大人拿不清晋朔帝的心思,一时只觉得惶恐,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冷汗就已经将他后背全浸透了。



他颤声道:“臣、臣别无此意……只是想着若是陛下有意、有意钟氏女……不如借此契机,选钟氏女入宫。”



至于别的心思,那可是真不敢提啊。



他甚至后悔自己写了这封折子了。



他怎么就这般不知死活呢……



臣下最忌讳的便是擅自揣摩上意啊!



晋朔帝抬眸,道:“写封新的折子来罢。”



冉大人一怔。



写封新的?



什么样的新折子?



陛下……陛下竟没有发怒的意思吗?



晋朔帝道:“便上谏请朕立后。”



他顿了下,指着大殿中需要二人合抱方能环住的撑天柱,道:“你应当也知宣平世子为自证而亡的事罢,今日你便也学一学他,做个忠臣直臣。大晋若无皇后,你便一头撞死在那柱子上。”



冉大人震惊又恐惧地盯着晋朔帝的衣裳下摆,他此时真是后悔得想死了。



最终也只能哆哆嗦嗦地应了声:“是、是。”



“臣定然,定然做个直臣,敢于死谏……”



“下去吧。”晋朔帝说罢,又抽出一封折子来:“去请这位陆大人。”



皇后她作天作地(穿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