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秀才(1)[1/2页]

咔擦!



一株竹子倒塌下来。



李苗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然后就将这株竹子拖到山脚下。



两个弟弟立刻上前,接过这株竹子,麻利的用斧头砍削起来,不多时就将这株足足有三四丈长的竹子砍成了一节节不足五寸的竹筒。



然后,用竹条一一捆起来,放到路边。



竹林里,田家三兄弟,却已经立刻投入了寻找下一株竹子砍伐的工作中。



虽然大家都不知道,东家要自己等人,上山砍竹,还要将竹子劈成这个样子,究竟要做什么?



但为人家臣,并不需要问主家想做什么?



只需要知道,主家要自己做什么就可以了。



张越却是站在山脚下的一块荒地上,看着河水,缓缓的从水槽流入一个刚刚挖好的数尺深的池塘。



微微点了点头。



这个池塘应该至少可以浸泡几百斤竹子,作为实验来说,差不多够用了!



只是,想出成品,估摸着也得要下半年了!



没有办法,在这个西元前的时代,你想造纸?



得先问问大自然!



当然,张越其实可以选择相对简单的蔡侯纸。



没有必要一上来就直奔高难度的宣纸。



但……



他回溯的记忆里,就只有这个难度的技术,徒之奈何?



况且,蔡侯纸其实质量很差,很粗糙,在书写方面的优势,甚至没有竹简高。



不然,也就不会在被发明后的两三百年间,依然被竹简吊打。



直到东晋时期,造纸技术取得突破性发展,纸质书籍才可以取代竹简。



但高难度,就意味着长时间。



特别是以竹木为造纸原料,就得先想办法,将坚硬的竹子,变成竹浆。



从竹子到竹浆。



这一个步骤,就得让竹纤维软化。



在这个时代,就只能完全依靠时间了。



竹子起码得在水里浸泡两个月,方能让其变得可以加工。



所以呢,其实,想看到第一张白纸,至少也得再等一百天!



“看来得另想办法了……”张越在心中寻思着。



除了纸,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简单快速的在这个时代造成重大影响?



火药?



张越当然可以去回溯,甚至不需要回溯都可以搞出配方。



毕竟,他的公务员,可不是走关系,开后门得来的。



那可是真刀实枪,在千军万马里杀了三进三出。



历经重重考验,才拿到手的。



但,他并不想将这玩意弄出来。



至少不是在现在。



原因很简单。



一则,现在的冶金技术不过关,基础材料技术太低级了。



别说火枪火炮了,恐怕连曲辕犁的犁头也未必能造好。



哪怕搞出火药,也不过是拿来放烟花。



徒然浪费民脂民膏,等于给贵族纨绔们,找到一个新玩具罢了。



这样的事情,做了有何意义?



倒是指南针可以考虑一二。



然而,仔细想了半天,张越竟然发现,他从未看过或者说有过制造指南针的相关经验、书籍、资料。



原因很简单,在后世,几乎没有几个普通人会去关心怎么制造指南针。



至于印刷术?



连纸都没有,印个P啊!



“今天晚上,去回溯一下汉书与史记的内容吧……”张越心里想着:“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我要做门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