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黎太后[2/2页]

弃祖考忠顺之图,烦朝廷谴惩之征。



天军委怒,降布雷霆,鲲翼长驱,平消逆迹。



抒罪追尤,在所诎削。



今上章致悔,痛察自新,休放兵甲,解散王廷。



守州戎马,请押营中候行,以遵天命。



构乱首领,愿就界首断遣,以谢朝听。



虔命守封者,可保于遐福;生事干纪者,必蹈于后祸。



皇宋绥怀万国,不异远迩。



罪邦奉呈图册,宜尽根刷。



惭表明罪,永安虔服。



黔黎守业宁居,勿相自扰;州县界土藏封,静待清时。



录籍归化,奉永土于上邦;挽玺投诚,服槛车于京阙。



咸使周闻。”



交趾,纳土降宋!



……



升龙府城中,有一处四方小湖,名为灵沼池。



灵沼池中有一座小寺庙,建在一根大石柱上。



石柱直径四尺,离水一丈,象征花梗,寺身小巧,方圆只有一丈,说是寺庙,不如说是一间两层小楼来得合适。



四边微翘的屋檐构成花瓣,使寺庙整体如同一枝莲花,亭亭玉立立在灵沼池中。



寺正面檐下悬匾,匾题“莲花台”。



灵沼池为方形,池周砖砌栏杆。寺为木结构,亦方形,四面带廊。



寺庙建于三十多年前,相传当年李太宗年高无嗣,一天夜里,梦见端坐在荷叶上的观世音菩萨手托婴儿,立于水池中的莲花台上。



不久,李太宗娶了一位年轻的农家女为妻,她后来为李太宗生了个男孩,竟然与梦中男婴一模一样。



于是李太宗于是下令,仿出水莲花建寺,以世代侍奉观世音菩萨,取名延祐寺。



而升龙府的人,习惯叫这里莲花台。



陆地与寺庙间,有一座小小的石桥比阶相连。



李道成和黎文盛一起来到这里,沿着石桥进入寺内。



一位中年妇人,正在对着观音像诵经。



听到身后的脚步声,妇人转身:“太师,侍讲,宋人如何说?”



李道成低着头:“宋人拒绝了我们的请求。”



妇人面容瘦削,年轻时想必也是美人,然而戾气太重,年纪不大,眉间口鼻间就有了深刻的皱纹,让本来姣好的脸庞变得刻薄狠厉。



听闻宋人拒绝了请求,妇人立刻叫了起来:“那就作战!死战!叫李常杰渡江勤王!升龙府人人发放军器,出府库珍宝,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李道成没有看她:“年前兴兵,我苦劝娘娘开不得此仗,是娘娘听李常杰蛊惑,执意为之。”



“军兴之后,我也曾劝娘娘开放府库,奖赏激励边州士卒,娘娘让陛下以万寿节所需靡费为由,予以拒绝。”



“如今娘娘欲得勇夫,可知大越勇夫,已经尽数死在富良江北了!十万人!整整十万人啊!”



妇人就是黎太后:“太师你危言耸听!前日大越不是还反攻宋军,江上不过两艘战舰而已,只要我朝军民齐心协力,哪里就破不得?都是你们不尽心!不尽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