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FBI的反应[1/2页]

柯学验尸官正文卷第523章FBI的反应一天前,大洋彼岸。



米粒煎,花生炖特区,FBI总部,胡佛大楼。



这幢以历史上FBI传奇局长埃德加·胡佛命名的总部大楼修建于70年代,整体采用冷战时期盛行的原始钢筋混凝土风格,外表看上去傻大黑粗,粗糙普通。



作为一个世界级庞然大物的总部,相比该部门的名声来说,这幢大楼的确很不吸引人眼球。



若说它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大概也就是....



它斜对面正好开着一家川普酒店。



等二十年后FBI受不了这幢设计过时、空间老旧的总部大楼,想要另寻地址新建总部的时候。



时任米粒煎大头领的川普先生大笔一挥否定了FBI的搬迁提案,又从疫情纾困款里拨出了17.5亿美金,让他们在原址重建总部大楼——



FBI总部便这样被留在了他家酒店门口。



因为建国同志的这番骚操作,这幢扑食低调的总部大楼才终于在世界上有了更高的知名度。



而此时此刻...



在这幢大楼里占着那么一间小小办公室的FBI搜查官,詹姆斯·布莱克先生——



他当然不会料想到自己脚下这幢总部大楼,和大楼里栖息着的这个庞然大物的命运,在未来都会被把握在窗户对面,那家连锁酒店的土大款老板手中。



而FBI的人也从不会浪费时间去思考这毫无意义的未来。



因为要处理现在的事,他们就已经够忙的了:



“曰本分部刚刚传来了一个消息...”



“在群马县,可能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赤井,我觉得你有必要看看。”



说着,詹姆斯·布莱克将手里那叠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传真文件,缓缓推到了桌子的另一端。



文件是FBI曰本分部发过来的。



作为训练有素的情报机构,偶尔也兼职搞舆论攻势、颜色渗透的专业人士,他们往往能跑得比那些媒体记者更快。



所以这新闻都还没来得及在曰本的电视节目上播出。



就先一步传真到了大洋彼岸的FBI办公室,专门负责调查“酒厂”情况的詹姆斯·布莱克小组手中。



而桌子另一端坐着的正是他小组内的得力干部,FBI的王牌探员,组织曾经的黑麦威士忌,赤井秀一。



这个男人的气质和灰原哀有些相像。



尤其是在谈到工作的时候。



赤井秀一表情平静地接过那一沓文件,不动声色地翻看起来。



“群马县,无名女尸,四菱银行的提款箱。”



“死者疑似为失踪已久的劫匪...”



“广田雅美。”



看着看着,他的目光渐渐冷了。



资料里“广田雅美”的照片,对他来说似乎有些扎眼。



赤井秀一的表情仍旧平静。



但他手里捏着的那一沓文件,却是在那悄然加大的力量下有些变形扭曲。



“赤井,”



詹姆斯·布莱克适时地打破沉默:



“你怎么看?”



“.......”赤井秀一沉默着放下资料。



然后,他回答道:



“詹姆斯,我申请去曰本分部。”



“嗯...”詹姆斯·布莱克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



他只是又追问道:“那你是觉得这位身份不明的死者,真的是...宫野明美么?”



“不一定。”



赤井秀一用那公事公办的平静口吻回答道:



“但不管死者是不是她。”



“现场都发现了四菱银行的运钞箱。”



他很清楚宫野明美不会无缘无故去抢劫银行。



那起银行劫案一定是组织命令她做的。



既然幕后主使是组织,那运钞箱自然也会落在组织手上。



可现在,这些运钞箱的其中一只,却离奇地出现在了一个荒郊野外的杀人现场。



“我想,此案多多少少都会与组织有关。”



“如果顺着此案小心摸查下去,或许能帮我们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



“嗯...你说的不错,但是....”



詹姆斯·布莱克有些犹豫:



“米国这边的调查怎么办?”



“要对付那个女人,我们同样需要你的力量。”



“贝尔摩德么...”



赤井秀一摇了摇头,直言不讳道:



“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放弃在米国这边的调查,把重心转移到这条新的线索上去。”



“毕竟,那个女人已经消失得太久了。”



FBI其实已经在偶然间识破了贝尔摩德的马甲。



他们知道“已故”的莎朗·温亚德和克丽丝·温亚德其实是同一个人,并且小心翼翼地对“克丽丝·温亚德”展开了暗中的监视调查。



这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



这天罗地网才刚刚展开,“克丽丝·温亚德”毫无征兆地失踪了。



而且从那以后就再没出现过。



“她一定是发现了我们的动作。”



“所以干脆放弃了‘克丽丝·温亚德’的身份,彻底改头换面,躲到了其他地方。”



“事到如今,我们也该承认自己的失败了。”



赤井秀一轻声叹了口气:



前两年他自己卧底身份的暴露,就已经连萝卜带泥地牵连了不少FBI在组织里安插的同事。



而今年也不知怎么搞的....



琴酒可能是受了什么刺激,突然在某段时间里多疑病发作,开始疯狂地扫除内部奸细。



这么一大扫除,还真让他扫出了好几个卧底。



于是FBI这边都没弄清楚组织内部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安排在组织外围的卧底,就也莫名其妙地被琴酒扫干净了。



“说起来...”



“琴酒开始疯狂铲除内鬼的那段时间,差不多就是‘克丽丝·温亚德’从我们视野中失踪的时间。”



赤井秀一神色严肃地分析道:



“我想,组织那时肯定是知道了我们从‘克丽丝·温亚德’身上找到了突破口。”



“所以他们才会这么急着撤走贝尔摩德,又为了防止我们追查而大力清扫内部。”



站在FBI的视角,情况大致就是这样。



这两年他们安插在组织内外的眼线被接连拔除。



现在贝尔摩德这么一“跑路”,就更是彻底断绝了他们追查组织的唯一线索。



FBI现在对组织的情况几乎是一无所知。



也不知接下来该如何下手。



据说CIA似乎在组织那边还留着一些“抓手”。



但这事很难验证,就算验证了,CIA也不会大大方方地跟他们FBI共享情报——



这两个部门看着似乎是同一个爸爸生的兄弟单位。



理论上兄友弟恭,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平时互不干扰,有事就互帮互助。



但实际上却是狗咬狗,一嘴毛。



主外的CIA经常插手国内事务,主内的FBI也时常把手伸到国际舞台。



两边都鼓着一股“东厂破不了的案我西厂来破”的劲头,互相较劲、干扰、甚至是暗下黑手。



历史上甚至还出现过,FBI和CIA互相安插卧底、窃取对方情报的荒诞景象。



更不要说...



米粒煎是为了什么而战?



过去是为了石油,现在,是为了不老药的研究成果。



而不老药的研究成果,最终是落在FBI还是CIA手中,效果可是完全不同的。



至少,对FBI和CIA各自的掌控者来说,效果完全不同。



不老药项目是块巨大的蛋糕,大家都想把这块蛋糕放到自己手中。



尽管大家都有着组织这个相同的敌人。



但最后的分赃协议都谈不清楚,各方利益都不一致,又怎么可能互相精诚合作?



所以...



想指望CIA这个兄弟单位帮忙,那也就只能靠想了。



可靠FBI自己...过去的路似乎又都走不通了。



“詹姆斯,是时候放弃‘克丽丝·温亚德’这条线了。”



“跟我一起去曰本吧。”



“我有种预感,曰本会是我们下一个突破口。”



赤井秀一不光自己想去曰本,还想说服上司和同事一起去。



此事事关FBI对组织的调查方向。



作为这个调查小组的主导者,詹姆斯·布莱克做选择时必须慎重。



他并没有被赤井秀一几句话就说动,而是十分谨慎地质疑道:



“你判断下一个突破口会在曰本。”



“就因为群马县这个案子?”



“仅仅因为一个空运钞箱,一具身份不明的尸体...就做这样重大决策性的判断,是不是还缺少了一点说服力?”



詹姆斯·布莱克言下之意,是在担心这位王牌探员会因为宫野明美而感情用事。



但赤井秀一却表现得非常冷静:



“不,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这件案子。”



柯学验尸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