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三十六章 正义之师[1/2页]

罪在当代,利在千秋!



儒生们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高大伟岸的英雄形象!



一己之力,背负江山社稷,亿万黎民百姓,负重前行,默默承受着骂名...



儒生们的眼泪夺眶而出,纷纷跪地叩首:“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称颂之声,不绝于耳。



“吾等当投军,报效国家,报效皇上!”



“皇上为了天下万民,大夏的后世子孙,宁愿承受万世骂名!吾辈读书人,当为皇上分忧!”



“吾辈读书人,虽不才,却愿化身利刃,为皇上扫清前路,荡平荆棘!”



“吾等愿弃笔从戎!”



儒生们缓缓仰起头,泪痕依稀可见,目光却是无比坚定。



周怀古起身,双手抱拳:“先前,学生年幼无知,不懂当今圣上的伟大!如今,学生已经明白了!”



“学生愿意参军,粉身碎骨,万死不辞!”



儒生们纷纷上前,在名册上写下他们的名字。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



在不远处的阁楼上。



秦昊双手负后,俯瞰整个书院,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霍武、诸葛云等一众心腹大臣,站在秦昊身后。



诸葛云激动道:“皇上,您又料中了!这些儒生,真的投军了!”



秦昊颔首微笑:“少年强,则国强!一年之内,大夏必定荡平出云,永绝倭寇之患!



霍武皱眉,道:“皇上,这些儒生投军,确实勇气可嘉。可是,自古书生百无一用,他们手无缚鸡之力,就算是上了战场,又有什么用处?”



诸葛云听到这话,觉的有些刺耳,可是却无法反驳。



其实,诸葛云心中,也有霍武一样的疑惑。



从古至今,都是武将征战四方,文臣治国安邦。



文是文,武是武,两条道路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



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都有文武之争。



毕竟,文臣武将都是各司其职,思想上都截然不同。



皇上却一定要儒生们弃笔从戎,去上战场杀敌。



这是什么道理?



如果只是让他们当一个文书计事,亦或是军师谋士,倒是能够理解。



皇上偏偏要给予他们军阶,一上来就是旗官。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



秦昊笑道:“爱卿,你此言差矣。你说书生百无一用。可是他们有一个才能,却是你们这些武将,全都望之莫及的。”



霍武当然不服:“什么才能?”



秦昊淡淡道:“读书人能言善辩,口才极佳。”



霍武愕然,一时无言以对。



他不得不承认,读书人就是读书人,确实才思敏捷,能言善辩。



自己是武将,不善言辞。



若是论吵架,十个自己,也说不过一个文臣。



这也是为什么。



朝堂上,武将一直被文臣打压。



谁让自己嘴笨,说不过人家?



霍武沉默了片刻,道:“读书人的口才,臣等武将,自愧不如!可是,这是打仗!是要刀尖见血的!”



“儒生嘴皮子再利索,难道还能骂死敌人不成?”



九五至尊秦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