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五书五经[1/2页]

三天后。



朝会。



金銮殿内。



大臣们都是哈欠连天,无精打采,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一连三天,他们白天除了上朝,处理公务之外。



一有闲暇,就赶忙拿出大夏日报,参悟上面的儒圣遗篇。



吃饭睡觉的时间也在看。



结果,看的头晕脑胀,头发都快掉光了,也没有人参悟出其中的奥妙。



秦昊神采奕奕走了进来,端坐在龙椅上,笑问道:“诸位爱卿,你们谁参悟出儒圣遗篇的奥秘?”



朝堂上,衮衮诸公皆沉默不言。



王孝儒、宋鸾等大学士,都是一脸惭愧,开口道:“皇上,臣无能。”



“臣才疏学浅,无法参悟出格物致知的奥秘!”



“臣辜负了皇上的期待!臣罪该万死!”



旋即。



秦昊目光从文武百官身上扫过,淡笑道:“这么说,你们也都一无所获?”



百官跪地请罪,齐声道:“臣无能!臣死罪!”



秦昊笑了笑,劝慰道:“诸位爱卿,你们皆是国之栋梁,无须自责!”



旋即。



秦昊望向王孝儒,道:“民间呢?可有高人,破解儒圣遗篇?”



王孝儒一脸尴尬,摇头道:“禀告皇上,确实有几个秀才举人,称自己破解了《格物致知篇》,来到翰林院,想要面圣。”



“结果,这些人皆是欺世盗名之辈。”



“臣考究了他们几个简单的问题,一个都答不上来。”



“臣就痛斥了他们一番,革去他们的功名!”



“除此之外,臣没有听说,民间有什么卧龙凤雏,可破解儒圣遗篇...”



“甚至,臣怀疑...别说是三天。”



“三年,乃至三十年,都无人能破解儒圣遗篇。”



“这格物之法,只怕是无处可用的屠龙技,才会失传...”



朝堂诸公,皆默然不语。



他们虽未出声,心中却跟王孝儒一个看法。



除非是经天纬地之才,才能参悟出这格物致知的大道。



秦昊笑了笑,开口道:“爱卿,你这话,朕可不同意!”



“朕这两日,闲来无事,也看几眼儒圣遗篇,有所感悟,做出一篇注释。”



“诸公要不要一观?”



大臣们皆是一怔。



皇上居然给儒圣遗篇,做出了注释?



那么艰深晦涩,甚至是狗屁不通的文章,居然也能做注释?



皇上不愧是儒门新圣,才学震古烁今。



不过,也有不少大臣认为,皇上这是要蹭一波儒圣遗篇的热度,来壮大自己的心学。



他所谓的注释,估计是那种最为粗浅的皮毛,不值一提。



可皇上既然开口,大臣们又不是傻子,不管心中多不屑,还是装出一副感兴趣的模样,道:“皇上,您居然做出注释?臣乞求一观!”



“臣也想看看,皇上的真知灼见。”



“皇上乃是儒门新圣,格局远大,也许真能破解儒圣遗篇...”



秦昊顺水推舟,笑道:“静公公,将朕所做的注释,人手一份,发给众爱卿。”



静公公领命,拿出准备好的文章,一人分了一份。



九五至尊秦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