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 小车、大车与对撞机[2/2页]

等真的到了那个时候,身处其中的人们甚至根本不会察觉到,只是在恍然回首昨日之时,才会忽觉恍如隔世,今身已在曾经遥不可及的未来……



地上的新闻之后,是天上的新闻。



随着IMCRC第一届国际高能物理峰会圆满落下了帷幕,在会议最后,秘书长罗文轩在大会上宣布,月面强子对撞机第三期工程已经完成,采用SG-1材料的超导磁轨已经部署月球表面,预计年内就能完成最后的组装工作。



情况乐观的话,最晚明年三月,这台巨型科研工程,就能够开始第一次试运行。



现在唯一剩下的问题就是,依靠月球上的发电设施,想要满足这座庞然大物的胃口,恐怕有点不容易。



目前的解决方案是大规模铺设充电设备,充电三天实验三分钟。



当然,也有人提议在月面部署一颗聚变堆芯,但不管是技术之内还是技术之外,都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而如果只是霞光、祥瑞、鹊桥号上的那种基于声聚变技术的聚变电池的话,放到对撞机上不但发电量不够看,成本上也相当的不划算。



这就好像把航母上的发电机拆下来给城市供电一样,哪怕这个城市再小,只要它能达到城市的标准,两者的耗电量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无论是天上还是地下,这个月国际媒体的头条,似乎都被华国给承包了一样,而这些还不是全部。



抛开新能源汽车、真空管磁悬浮列车以及悬在天上的那台对撞机不谈,最让人激动的无疑是那款革新性的mete100手机了。



毕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深入到所有人生活中,且受到年轻人群体关注的东西。



尤其是那个在国际上炒得沸沸扬扬的碳基芯片,还有那位华威的产品战略官描绘的1+8+n战略蓝图,不仅仅是赚足了噱头,更是引爆了人们无限期待的视线。



就在这风雨飘摇的档口上,半导体行业的巨人英特尔忽然宣布,与华威海思签订了代工协议,由华威海思在江城的工厂,生产新一代基于碳基芯片技术的处理器。



消息一经放出,整个半导体行业内,立刻掀起了一阵十二级的飓风。



所有人都没想到,英特尔居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人们同样没想,一直以来专注于芯片设计的海思,什么时候居然开始办厂了?



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海思只是一家芯片设计公司,走的是代工生产的路子,并且由于自身的产量有限,基本上只对自家人供货。



但现在,背靠着整个江城半导体工业基地,乃至第五大半导体产业群,产能这东西已经不再是问题。



双方的立场,似乎彻底转换了过来。



反倒是英特尔,在碳基芯片这个全新的领域中,不得不去走芯片设计和代工生产的路子了。



对于华国方兴未艾的半导体产业而言,华威集团与英特尔集团达成的合作,意味着将收到大笔来自北美地区的订单。



通过别人的订单积累经验和资本,再将这些积累的东西投入到研发和产能的改进上,不但能够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还能够进一步的扩大刚刚起步的华国半导体产业在该领域的优势。



所谓强者恒强,也正是这一个道理。



另一边,对于英特尔来说,在他们接受那些条款,放弃抵抗历史潮流,主动为碳基芯片敞开大门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已经自动从产业链最上游的顶端,往下滚动了整整一个顺位。



虽然从感情上很难接受,但为了生存下去,这也是无奈之举。



眼见英特尔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都背叛了革.命,早就和整个行业联盟貌合神离的高通也不遮遮掩掩了,马上高调也宣布进入碳时代,在与华威达成合作的同时,派出了大批通讯、调制解调器芯片领域的专家前往沪上学习,一夜之间变成了碳基芯片产业链的新生态的坚定拥护者。



为了活下去,无论是高通还是英特尔,都可以说是拼尽了全力,甚至主动为这个即将取代他们数十年来心血的“新生态”添砖加瓦。



毕竟,只有这么做的话,他们尚才能有一丝活路。



若是顽固地抱在硅基芯片的浮木上,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等这些一系列曾经盛极一时、甚至创造了一个时代的巨头,都是他们的前车之鉴……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